行业首创,国内领先
由北京联绿技术集团开发的“建筑垃圾高效节水降尘处理技术示范工程”于3月10日通过北京市科委专家组验收(课题编号:Z151100002115010)。经专家组审核认定,该项目课题通过集成创新方式,将民用技术工业化,单体设备系统化,实现了多点式工业创新,该节水降尘技术在建筑垃圾处置行业中属于首创,各项指标高于现有环保标准,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极具推广价值。
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方面政策执行力度的加强,资源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正成为创新热区。作为能有效解决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和实现零排放而提出一种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建筑垃圾高效节水降尘处理技术”为全面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的环境保护水平,也为彻底、科学的解决当前建筑垃圾围城的困局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据了解,联绿集团开发的此项课题包括集成LLS-3.0高效节水系统和集成LLC-3.0型高效降尘设备系统。其中,高效节水系统循环处理废水30吨/小时,实现生产用水高效循环利用,有效降低循环水蒸发损失和地下渗透损失,快速脱水比自然过滤脱水节约时间24小时以上,减少水分蒸发大于1600吨/年(对传统沉淀池方式渗入地下的水量未做数据对比分析),万吨耗水率小于65吨。该系统具有实现系统自动化运转、改变絮凝剂方式以及在原浆池内加装爆气泵等多项创新;高效降尘系统的粉尘气体处理量≤10000立方米/小时,空气流速0.5-4m/s时,净化大于0.005μm的颗粒物,净化效率达 95%以上,气体粉尘排放量满足并超过工业行业标准水平,完全满足环保要求。该系统具有脉冲袋式除尘和离子瀑除尘联合工艺,全面覆盖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的颗粒粒度范围,同时解决了袋式除尘器除不能处理粒径小于0.3um的微小颗粒的问题,对各个粒级的粉尘的收尘效率都达到97%以上,为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及相关工业企业探索出了一条高效除尘系统,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采用该项技术不仅能为资源化企业带来经济价值,同时环保效益明显。本项目通过工艺手段分别收集不同细度的粉尘,经过再次加工后分别用于预拌混凝土、干粉砂浆、混凝土制品及无机料中;通过工艺手段收集的污泥,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作回填用或用作制造陶粒的原料。这不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收尘粉基本原料来源于废弃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等,这些细粉料的主要成分包括大量的水泥浆粉末、部分水泥石颗粒和少量的石灰石细颗粒 , 其中仍然存在C2S、C3S、SiO2等 , 所以具有潜在活性。这部分细粉料若加以利用,按年处理150万吨建筑垃圾来计算会产生18000吨收尘粉,假如替代粉煤灰全部用在预拌混凝土中,按每方混凝土用80kg收尘粉计算,每年产生的收尘粉可用来生产混凝土约22.5万方混凝土,(粉煤灰150元每吨计算)可节约270万元。 按年处理150万吨建筑垃圾,按2%来计算会产生的泥粉计3万吨。若泥粉用作回填(回填土约4元/吨),产生的经济效益约12万元;若用作制造陶粒原料,则可产生经济效益约50万元。
课题研究成果如在建筑垃圾处理处置中实现全面推广应用,综合环境效益巨大,主要体现在:采用泥水分离技术,循环处理废水,实现生产用水高效循环利用,有效降低循环水蒸发损失和地下渗透损失,水消耗达到最低,实现污水零排放;采用二级收尘与离子瀑技术结合,实现粉尘排放小于20㎎/立方米达到国家工业排放标准。气体粉尘排放量满足并超过工业行业标准水平,完全满足环保要求。使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真正实现绿色生产。